民彩网

当前位置: 民彩网 > 神经外二科 > 科室动态 > 神经外二科完成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致痫灶切除术
神经外二科完成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致痫灶切除术
2020-07-15 21:20:39
       1997年,IBM公司的“深蓝”机器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卡斯帕罗夫,这场比赛结果是人工智能战胜了人类智慧,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关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不但可作为“职业棋手”,而且可以成为“手术医生”,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展现越来越多的优势。     
       2020-6-12,神经外二科完成了机器人辅助下颅内致痫灶切除术。接受手术的病人是一名30岁的女性癫痫患者,患者主因间断性抽搐发作约10年入院,入院后查头颅MRI显示左后颞DNET伴FCD。视频脑电图检测显示左后颞区导联可见大量低中幅棘慢波发放。PET-CT显示左后颞区低代谢。初步诊断:症状性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皮层发育不良。由于颅内致痫灶位于左侧优势半球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区),手术一旦损伤语言区,术后患者有出现感觉性失语等语言障碍的巨大风险;同时,颅内病灶偏小直径约1cm,位置较深,手术定位非常困难。经科室多次集体讨论,以董长征副主任为首的科室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采取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定位切除颅内致痫灶及病灶;为了降低语言中枢的损伤,保护语言功能,采用术中唤醒麻醉。
术前患者行头颅MRI薄层扫描,手术当日头部粘贴Mark点后,行头颅CT扫描,然后患者进手术室,容俊芳主任,程会平主任医师,赵亚冬主治医师,尉冬冬主治医师成功为患者施行术中唤醒麻醉,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将患者头颅MRI与CT扫描图像融合生成三维图像,确定致痫灶和病灶的靶点坐标和手术路径规划,接着进行头部Mark点注册,然后机器人按指令为术者准确导航,指导设计手术切口。患者开颅打开脑硬脑膜后,用皮层电极检测脑语言区皮层,用标记物勾画语言区的范围,再次用机器人定位致痫灶和病灶的位置。术者董长征副主任为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了手术切除,康进生主治医师,陈尧主治医师、马万东主治医师积极协助手术,刘倩薇主管护师为患者实施术中皮层直接电刺激并与患者清醒状态下语言交流,准确判断大脑语言区,有效保护了脑功能,最终顺利切除颅内致痫灶和深部病灶,术后患者无语言障碍,病理显示脑皮层发育不良FCD Ⅲb型,神经节细胞瘤;患者已经顺利出院。
  神经外科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定位更加精确、功能损伤风险降到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癫痫手术的成功完成,实现了神经外二科手术史上新的突破。

科室设备
  • 神经导航(neuronavigation,NN)技术是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详细》
  • 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瑞典Leksell立体定向穿刺系统,可进行各种颅...详细》